时间:2024/5/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引言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原始社会的发展较快。大约在距今七、八干年前,便已比较普遍地发展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这些遗址的规模一般都是较大的。

母系氏族公社全盛时期的经济生活

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比较普遍的以原始的农业生产为主,还饲养猪、狗等家畜,有些原始的手工业也已发展起来,同时从事渔猎和采集,作为生活的辅助手段。南北各地的原始农业,都是以集体的力量,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适应地方性的不同特点,栽培种植各种谷物。中原地区以刀耕火种的方法,开垦旱地,种植以粟为主的旱粮。使用的农具,有磨光的石斧、石铲、石刀和木锄等。在半坡以及其他仰韶文化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有粟的皮壳。粟后古代称为稷,耐旱而自生能力较强,在相当原始的耕作技术条件下,颇适合于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因而成为古代北方主要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产粟最早的国家之一。

江南地区的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湿,土地肥沃松软,宜于种植水稻。河姆渡遗址就是一个背靠丘陵、面临沼泽,经过长期定居的氏族公社遗址。在其下层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和骨耜。经鉴定,稻谷是人工栽培的籼稻。骨耜大都磨光,是经过长期使用绑有木棒的复合农具.此外,在青浦松泽和吴县草鞋山下层等遗址都发现有炭化籼稻粒,说明江南地区比较普通地种植水稻,稻谷是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的种植需要有开沟引水、灌水、排水和做成田埂、田塍等项技术,当时的耕作虽然还是比较粗放的,但已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地区之一,对世界水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饲养家畜,是当时的主要副业。猪、狗、羊等是主要的家畜,而猪的饲养更为普遍。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猪骨,绝大部分都是芘较幼小的,可能是因为饲料缺乏或者是缺乏经验,无法把猪养大。河姆渡遗址和江苏吴江梅堰等处,都发现过水牛骨骼,表明江南已经饲养水牛了。

渔猎也是平项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当时,成群的男子到山林或其他地方进行围猎,或用弓箭射条,或设陷井网罟捕捉。猎取的对象有野鹿、獐、兔、羚羊、野猪等,在南方还有犀牛和象。近水之地,则从事渔捞。渔捞工具有骨制的文、镖、钩,也有系以石陶网坠的鱼网,而捕捞鱼、龟、鳖、蚌、螺等。在南北各地的遗址里,都有各种野兽、野禽和水族的骨骼,数量都很多,说明渔猎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以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原始手工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以磨光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是原始手工业发展的首要表现。这一时期的磨光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凿等等,在磁山和裴李岗等处还有用于谷物加工的石磨盘和石棒。这些磨制的石器,大都类型分明,方便合用,具有比较锋利的刃口,有的还用骨管钻穿孔眼,便于加柄使用和携带。除石器外,骨角器的种类也很多。如鱼叉、鱼钩、骨镞、锥、凿、针、刀锯等等,普遍地应用于各方面。河姆渡出土的骨耜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致,是适用于当地水田耕作的主要农具。

当时,手工业还没有同农业分离开来,大多数的劳动者都能制造自己所需用的工具,而一些富有生产经验的老人,,更发挥了指导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加强了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天地日益广阔起来。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手工业是烧制陶器制陶业在各个地区普遍地发展起来,表现出许多特点,往往成为区别各种文化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仰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各种风格的彩色陶器。

在许多氏族村落遗址中,都留下有陶窑的遗迹。有的分散在居住房屋的附近,有的集中在一定的场所。如半坡的窑场就在居住区以东,发现有陶窑六座。这种陶窑的容量都比较小,每次只能烧中等太小的陶器四、五件。结构也比较简单,通常是在地面上挖个坑作火膛,上面设置直径一米左右的窑算周围用草拌泥筑成圆顶窑室,陶坯放在算上,下面燃烧木柴,即可烧成陶器。骨,陶士一般选用粘性适度、质地较细的泥土,依据不同用途的器物,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成为细泥陶,或掺和适量的砂子以便耐火,成为夹细砂陶等,而河姆渡等地的陶土则掺和碎草稻壳等有机物产成为夹炭黑陶。

陶器的制造一般都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部分器物有用慢轮修削,有的还在陶坯的表面用陶拍拍打,使质地更为紧密,并印出纹饰。为了美观起见,在一些细泥陶的表面,还加上彩画,上彩以前有的还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使彩绘更为鲜艳夺目。

适应人们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制成的陶器形式多样。炊具有鼎、甑、釜、罐等,饮食器有钵、碗、盆、盘、杯等,汲水用的有小口尖底瓶,储盛东西的有瓮、罐等。此外,还有陶纺轮,陶网坠、陶刀等少量的生产工具。各种器物的形制不同,有些器物还可配套使用。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进,对陶器的需要日益增多,制陶业也就不断兴盛发达起来。

在陶器的制作上,还表现了当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艺术创作能力。有些器物的造型美观大方,修整细致,还配有合式的器盖和器座。而彩陶描绘的花纹,一类是人像和各种动植物形象的图画,一类是由动植物花纹演化的和几何线纹组成的图案,表现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半坡等处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常见有整齐规则的刻画。最多的是“|”,其次是“Z”,还有“レ”、“卜”“十”、“k”、“T”、“个”等,约有五十多种。有的是在烧前刻的,有的是在烧后刻的。这些刻画有规律地出现,可能是表示不同意义的记事符号,标志着汉字的起源阶段。与此类似的刻画,在其他遗址如长安灵台合阳莘野、临潼姜寨也有发现。

纺织和缝纫技术,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在半坡和其他许多遗址经常发现的石制和陶制的纺轮、骨梭、骨针,就是当时的纺织和缝纫工具,那时的人们采剥野麻纤维,用纺轮捻成麻线,然后用简单的织机穿梭织成麻布。陕县庙底沟和华县泉护村在陶器上发现有布纹痕迹,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十根,当是一种粗麻布。吴县草鞋山下层马家滨期文化层中,发现有麻布残片。

说明麻布是当时重要的衣裳原料此外,还有皮革。各处发现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说明当时已能比较精巧地缝制各种衣裳。同时,编织席垫的技术也已相当熟练。在半坡出土的陶器底部,发现有席子一类编织物的印痕。草鞋山还发现有篾席和芦席,篾席的竹篾细而匀,都用人字形编织法,编织得很整齐。这种席垫,也为当时人们生活所必需。

感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佩戴的装饰品也日益繁多。当时,无论男女都用骨制的笄簪束发,妇女还戴着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珠子。成串的小骨珠,穿孔的蚌壳和猪牙,也为人们所喜爱。另外,在身上还佩带各式各样的石环或陶环。这些装饰品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马家滨等江南遗址,还发现有少量的琢磨精致的玉璜厂玉块、晗、珠等等,说明当时已开始佩戴这种比较珍奇的装饰品了。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装饰品的制造,表现了当时人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在各地还发现了不少艺术品。除了彩陶艺术之外,还有许多经过艺术加工的陶器、骨器、木器。比较突出的如河姆渡出土的一件骨匕,柄部正面雕刻出两组双头鸟,形象逼真,线条流畅。这些艺术品,来源于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当时人们的智慧结晶。

结语

房屋的建筑技术,各地有不同的特点。半坡遗址的房屋大部是圆形的半地穴式,直径约五六米,最小的也有两米多,中间有灶坑。这样的结构,表现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特点。江南地区发现的木构建筑技术大则比较突出。如马家滨、吴兴邱城和草鞋山等处,在建筑遗迹内都发现有木柱和木板,木板两端截割整齐,四面平整。河姆渡遗址的木构建筑遗迹更为丰富。有成排的木桩大量的木板,还有很多带有榫(-sǔn损)卯的构件。反映了当时的木构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